以“规划树”扎根理想 用拼贴诗叩问初心
淮南一中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选活动
青春启航规划指路,未来绽放梦想引航。2025年4月,淮南一中开展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选活动,以“人生规划树”与“职业拼贴诗”为双引擎,深度融合承诺一致性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科学规划、艺术表达与公开承诺的立体设计,让生涯蓝图从纸面跃入现实。
第一部分:扎根当下,眺望远方
1. 明确选科、专业、目标院校
2. 人生规划树
三步镌刻成长年轮,以十年为轴,分阶锚定目标。高中“根基”:锚定学科方向,打磨核心能力。大学“枝干”:依职业倾向规划专业路径,设计实践蓝图。毕业五年“树冠”:预设职业里程碑,标注关键素养(如跨界思维、沟通力)。
3. 职业拼贴诗
解构认知的诗意表达,学生从报刊杂志裁剪词汇,以“职业”为主题创作拼贴诗,用诗歌重构职业图景,演奏理性与感性的交响。
学生作品展示
以责任感捍世间正义,期凝聚力破世间黑暗。
愿中外不公止于我辈,望光明之花绽于明天。
用辛勤劳动守护万家灯火,凭事实法律成就中华盛景。
——高二(8)班 杨宗祎
武王墩墓红淮南,
保护文化传后人。
铁杆友谊融学生,
民族复兴担重任。
——高二(2)班 李诗宇
第二部分:理论赋能,知行合一
承诺一致性原则,Robert Cialdini《影响力》核心理论指出:人天然趋向言行一致。公开承诺能触发内在驱动力,借社会认同将个人成长升维为集体见证。
学生风采展示
第三部分:家校并进,协同育人
规划期:家长结合MBTI、霍兰德测评及家庭资源,助力个性化路径设计。调整期:家长以“支持者”角色反馈进步,如主动研究北京大学经济专业趋势;用开放式提问替代高压要求,如“你期待职业带来何种价值?”。家校合力:以科学工具消弭代际认知差,以情感联结强化目标承诺。
学校领导寄语
党委书记平萍:
此次生涯规划活动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缩影,充分诠释了“双向奔赴、共创共享”的教育真谛。同学们笔下的“规划树”不仅扎根个人理想,更联结着家庭的期许与社会的需求,这种‘共创共享’的模式,恰似树与土壤、阳光、雨露的共生关系。学校提供成长沃土,家庭给予情感养分,社会输送创新雨露,而学生的职业理想则如根系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未来,淮南一中将持续深化“家校社”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动生涯教育资源的双向奔赴,让每一份承诺都在协同支持中落地生根,让每一棵“规划树”都在共育共享中绽放创新之花,真正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
校长李晓坤:
高中阶段是生涯探索的黄金期,更是创新能力萌芽的关键节点。本次生涯规划活动通过“规划树”的阶梯式目标设定,帮助学生学会用系统性思维锚定方向。“拼贴诗”的创意表达打破了传统职业认知的边界,同学们用算法编织童话、用数据滋养土壤,如此意象解构职业恰恰展现了创新所需要的跨界洞察力。
我们期待同学们都能以规划为帆、以创新为桨,在时代浪潮中开辟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淮南一中将一如既往对同学们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大家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一棵树的蓬勃,源于向下扎根的定力与向上生长的执著;一份职业的价值,始于理性规划的严谨,成于初心如诗的坚守。淮南一中一直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晨会、主题班会、家长学校、百科讲堂等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还邀请部分优秀校友返校开展生涯规划励志宣讲,帮助同学们做好生涯规划,创造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