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信息公开网

N o . 1 S e n i o r H i g h S c h o o l i n H u a i n a n , A n h u i

你现在的位置是: 本站首页>> 德育天地

安徽日报:疫情在怎样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20-03-20 12:40:07 点击次数:

疫情在怎样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本报记者 徐志纯

版次:09  20200320

317日,淮南市一中高三(2)班学生姚筱禾上完网课后与妈妈一起包饺子,享受生活中的乐趣。特约摄影 陈彬

2020年的这场疫情,仿佛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居家隔离的日子里,你是否想过:面对疫情,我们需要做的努力和改变是什么?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有时,人能够激发怎样的潜力、可以做出多大的事业,可能并不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环境的“助推”作用也不可小觑。

宅家做花式美食

开心与家人团聚

在过去的四十余天里,合肥庐阳区某中学的蔡老师在家里跟着网上学习了几十种面食的做法,馒头、花卷算“入门款”,烧麦、包子是“提高款”,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蛋糕、面包、饼干这样“高难度”的食品,也经常被端上餐桌了,全家人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她15岁的儿子经常说,“妈妈的美食可能让我胖了十斤都不止,开学后要开始减肥了。”

这段时间,翻翻我们的微信朋友圈,类似于蔡老师这样宅在家里两个月,上手实践各类美食的人,还有许多。有媒体报道,一位名叫苏玉的大学生,在家里这段时间,为父母做了200多道美食:捞汁小海鲜、蓝莓土豆泥、米酒汤圆、剁椒金针菇、可可雪花酥……看到苏玉晒在朋友圈里的各种美食,她身边不少朋友都直呼“父母太幸福了!”“太赞了,可以开个饭馆了!”

据合肥市经开区某大型连锁超市食品处的管理员王乐乐介绍,从二月初到现在,除了正常的饮食消费外,超市里的面粉销售最为火爆,与之相配的是擀面杖。“面粉可以制作各种面食,动手性强,既可以打发时光,也能让闷在家里的人增加不少生活乐趣。”小王说,店里的面粉销售曾一度“空架”,好在超市备货充足,及时补货上架,保证了市民们的消费需求。

和家人一起研究各种美食,这一看似寻常的行为,在一些心理学专家的眼中,却对宅家生活大有益处。他们认为,“生活坐标”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生指南,无论你是宅在家里,还是身处他乡,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坐标”。没有它,生命就像没有线的风筝,不知将归于何处,这样的人容易被焦虑感所裹挟而彻底失去方向。通过和家人一起动手做美食,既是一种消耗体力、精力的事,更重要的是,这会让人们的居家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有助于缓解家人们因为“闲”而生出的不耐烦情绪,有助于拉近彼此间的关系,更好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日。

实体店忙着上线

新业态强势崛起

在合肥市政务区万达某服装品牌店担任店长的洪小姐,形容自己这段时间简直“忙晕了”:不仅每天要去店里看店,还要时不时地通过网络接受消费者的咨询并提供购物服务。

洪小姐所在的店面因为疫情原因,推迟了近一个月才开业,在不能开店的时间里,店里的销售员们利用平时微信里加的消费者好友,迅速建了一个拥有几百人的本品牌购物群,每天定时在群里发布时装信息。令洪小姐没想到的是,“店”进“网”开始实属无奈,谁知开局非常好,“随着顾客人数的不断增加,线上销售令人满意,有时一天的营业额甚至超过以前的店面营业额。”

洪小姐的“网店”并不同于成熟的网络店铺,是依托于实体店、由熟悉的消费群体临时建立的,这种模式在过去的两个月中,逐步为大众所接受。

不仅服装店,还有以前专注于实体店经营的蛋糕店、快餐店,现在都加强了网络销售的力度。更有甚者,有些原本需要消费者亲临体验消费的诸如理发店、美容店之类,现在也正在尝试开展线上服务。有公司更是抓住这一契机,推出了帮助传统商家上线建立自己的APP服务,让实体店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店转型升级。据该公司职员介绍,他们为实体店推出的这类APP,收费不高,不少实体店商家通过网络就可以达成交易、完成服务,从2月初到现在,公司已为上百家实体店建立了类似的服务APP

不过店长洪小姐表示,实体店上线是这段特殊时期的“产物”,因为公司本来就有专门的官方网店,为保障实体店的竞争力,货品款式和网店有一定差别。“虽然是临时的,但通过这次线上销售,我们觉得这种实体加网络的方式也挺好,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销售业绩,以后我们店可能就会习惯于这种销售模式吧。”洪小姐说。

有专家认为,在此次疫情冲击下,品牌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充分释放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将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不仅将带动相关产业高速发展,同时将拉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一些旧的业态可能逐步消亡,但随之而来的,是新业态的强势崛起,这样的新旧交替,是个好现象,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一大动力。

云蹦迪”身临其境

多渠道丰富生活

314日晚,面对空无一人的观众席,一支弦乐四重奏组合拉出了上海交响乐团复工后的第一个音符,他们无法收获现场的掌声,但通过抖音等平台的直播,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当疫情迫使现场表演按下“暂停键”时,也促使不少娱乐场所、艺术家和演出机构想尽办法适应新环境。

随着越来越多公司的逐渐复工,大家的生活也开始步入正轨,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娱乐场所都还没有开业,因此有些规模比较大的迪厅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开启“云蹦迪”,由专业的调音师调出或是乐队现场奏出音乐,同时尽量利用音响、灯光来煽动气氛,让手机那端的参与者如同“身临其境”,增强体验感。

据报道,在2月上旬的一天,某知名酒吧在平台直播“云蹦迪”5个小时,累计在线人数超过120万人,共收到网友们200多万元的“打赏”。

独自在家中蹦迪,虽然没有了呼朋唤友的快乐,却也不用收拾打扮,穿着睡衣就能拥有蹦迪的乐趣,这种强烈的反差带来的欢乐感,吸引了大量宅在家的年轻人参与。

据某乐队成员介绍,他们乐队从2月初就开始在各种平台做直播,每次直播后,他们都会上微博去看一下观众反应。这一个月的直播“试水”,让那些习惯了现场表演的乐队、艺人也对直播平台展现出了矛盾的情绪:对如今直播的商业化成熟度感到欣喜,也对直播可能会“侵蚀”线下表演而感到不安。不过也有人指出,这种因为特殊时期而出现的消费形式,未必能够长久,“线上肯定有局限性,和线下演出,几乎可以说是两码事,根本无须太过担心。”

疫情之下,上“云”几乎是所有实体行业自救的方向,总体来说,他们的主要目的可能并不是赚钱,而是维护跟客户的交集和品牌效应,重点还是在以后重新营业时能够快速恢复人气。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如今,无论是云上购物、娱乐、教育,都算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爆发的事物,与环境有很强的联系,疫情过后,这些事物仍然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可能才算是真正的“风口”。

百货商场有序开放,满足市民购物需求的同时,也给渴望看到城市恢复生机的市民带来了信心。

本报记者 范柏文 摄

新闻链接:http://app.ahrb.com.cn/ahrb/layout/202003/20/node_09.html#c13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