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做题方法指导
选择题解题方法总结
选择题是高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选择题不叙述推理过程,解题入口宽、方法多,再加上猜答得分概率为1/4,所以普遍认为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比较容易。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是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选择题要想得高分、得满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仔细审题、认真筛选、果断判定,需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解答选择题的技巧。
技巧一 水到渠成-图解法
对于地理学科中的无图考图题或较抽象的读图题,图解法是最好的解题方法。图解法能将一些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用简单的示意图显示出来,帮助我们在答题时理清思路,避免过失性丢分。尤其在解答地理时空分布、运动规律等方面的试题时,能大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答题中正确画出辅助思考的图形,问题便迎刃而解。
【考例导悟】
(一)图形转换法
将较抽象或不常见的图像转换为直观的或常见的形式。
例1 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读图回答
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随着图形的不断翻新,考生经常是无从入手,甚至被引入歧途。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转换视角,把原图转换成平常学习中较常见、较熟悉的图形,使原有的关键信息得到充分显现,从而降低解题的难度。
(二)辅助线法
添加辅助线,增强图像的直观性。
例2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就相同海拔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 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
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 3500米 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 D.北坡2 000米
3.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南岭 B.秦岭 C.阴山山脉 D.天山山脉
在解答地理试题时,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使问题直观明了,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这种类型常见于各种等值线图和日照图等,解答时根据图形所给信息思考其分布特点或影响因素,进而画辅助线使隐含信息得以显现。
(三)自绘图法
根据题干条件,绘出有关图形。
无图考图题常用文字来描述地理情境,解答时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从背景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和各种地理要素,尝试将文字转变成能充分体现题意的图像,从而使比较含糊的地理信息明朗化、简单化,有助于迅速、准确地解答问题。
技巧二 去伪存真-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利用选项错误或题干与选项逻辑不相符,将错误答案排除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运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尽可能多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选对答案而得分的概率。排除法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最高体现,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应用情况:
【考例导悟】
(一)选项本身存在知识性错误
存在这种情况时,该选项即被排除。
例1 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
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
准确理解题干意思是运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当面对一道选择题时,第一步就要明确题干的意思,也可以说是题目的指向,即到底是考查什么知识点,才能知道要排除哪些选项,做到有的放矢,排除时更有针对性。
(二)选项之间相同或相异
可以根据选项的异、同把选项分为两类,增加正确率。
例2 右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回答1~2题。
1.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双选)
A.热量丰富 B.光照充足
C.地势平坦 D.水源丰富
2.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B.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对选项分类时,一是根据题目要求,从合适的角度进行分类;二是要注意与题干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寻找出错误的选项,以缩小选择范围;三是对剩下的选项要注意从选项本身的逻辑性、与题干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选择的准确性。
(三)选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不相符
当存在逻辑错误的时候,予以排除。
例3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回答1~2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
解题时要仔细审题,一是要审查选项命题是否正确;二是要注意命题的设问方式,看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问题;三是要审查选项所反映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相符合;四是要重视关键语句,找准突破口。
技巧三 求同存异-比较法
比较类的试题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理事物、现象或区域作为命题对象,经过比较回答出各地理事物、现象或区域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深度、广度和准确度,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考查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解答对策:首先要对各个独立的现象、区域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寻找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其次要根据试题的比较要求比较内容,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对比、综合等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考例导悟】
例1《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 B.Ⅰ、Ⅲ、ⅡC.Ⅱ、Ⅲ、Ⅰ D.Ⅲ、Ⅰ、Ⅱ
2.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把握不同区域的突出特征以及显著差异,根据设问的比较内容,结合图文材料中所给的信息做出分析判断。
例2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据此回答3~4题。
3.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A.石油开采 B.家用电器制造
C.金属矿开采 D.交通设备制造
4.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双选)
A.空间位置邻近 B.航空运输发达
C.经济水平相当 D.经济互补性强
运用比较法时,关键是要根据比较项目,主要对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地理事象进行比较分析。如“比较不同国家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比较不同工业基地或农业基地在发展条件、发展特点、发展方向上的异同”等。要充分发挥平时所学内容,运用课内和课外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为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提供帮助。
技巧四 优胜汰劣-优选法
适合运用优选法的选择题的各选项都不同程度地与题干有联系,不同于一般的正误关系,因此,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个选项,解题时要通过对比,分析其“质”“量”与题干的相符度,从而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这类试题要求对每个选项都读明白,比较鉴别,优胜劣汰,在众多的答案中寻找最佳的答案。优选法的运用,最为关键的便是比较鉴别,只有经过比较,才能判断真假优劣,从而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考例导悟】
(一)明确考查内容,择优选取
例1 右图示意某跨国公司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
C.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
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 B.人才 C.市场 D.资金
在解答选择题时,有时候会感觉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都接近或符合题干要求,这类试题的题干中往往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直接”“间接”“根本”等关键字眼,对于这类试题,就应该采取优选法进行取舍。
(二)排除干扰选项,择优选取
例2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一般选择题各选项间应有一定区分度,但如果遇到各选项的表述非常接近时,就应对相近的答案进行重点突破分析,从中找到表述更精确、与题意更吻合的答案。
A.① B.② C.③ D.④
技巧五 追根溯源-逆推法
逆向思维包含多种形式,常见的形式有:逆用知识、逆向推理、反证法等。突破思维障碍的关键是结合题目给定的信息,逆向思考,合情推理,最终找到解题思路。执果索因,使思维顺序逆向,选择出这一结果或结论的原因或条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思维方法在做计算型选择题时,将选项结果直接代入验证即可,应用十分广泛。同时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找好切入点,弄清“因”和“果”;
第二,复查。将选好的答案带入题干中反复比较,看是否合乎逻辑。这一步往往被忽略。
【考例导悟】
分析原因叙述是否错误。
例1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回答1~3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
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个正确的原理与结论,再推测造成试题中已知结果的原因有哪些,之后运用已知原理或结论,去对推测出来的各种原因进行筛选和判断,找出符合条件的原因,最后利用这个原因来推测验证已知结果。
例2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