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

A n h u i H u a i n a n N o. 1 M i d d l e S c h o o l

你现在的位置是: 本站首页>> 教学科研 >> 教研组 >> 政治组

【线上课例研究报告】浅析如何让高中政治教学生动起来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20-05-31 09:32:49 点击次数:

浅析如何让高中政治教学生动起来

 ——对《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的研究

政治教研组 童林

摘要:步入21世纪,核心素养应运而生,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将“核心素养”作为本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但由于推行时间过短,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对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试通过对《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的课例研究,探讨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思想政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有幸通过安徽省基础教育应用平台的线上教学,聆听了淮北一中朱丹丹老师的《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课,颇受启发,且将些许感悟呈现如下:

一、确定研究主题与内容

1确定研究主题

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必须要用切实的案例和教学结构来引导学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的理想效果。但实际上,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则是在互联网和西方思潮的激荡下,学生接受的文化良莠不齐,其本身又没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由此便导致了部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却看不到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文字的力度不足以让学生达到政治认同,就必须通过事实的呈现教育学生。

2选定研究课例

在必修二的第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认识到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切实地体悟到我国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那么,从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切入,应该是最好的呈现方式。通过一些案例的选择,能让学生切实地认识到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真实的案例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俯首皆是,说理更强。所以,我选取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这一课例加以研究。

二、教学过程

1、朱丹丹老师以“咱家的事,国家的事”引出百姓事无小事,体现了我国政府关心民生,然后以一则视频《秒懂国务院》,这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这种新课导入,生动活泼,使人眼前一亮。

2、“总理的暖心话”,这些鲜活的例子真实可信,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019安徽成绩单”引出安徽的经济发展与民生工程,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然后针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列举陕西韩城、榆中县的例子,道出其危害,生动形象;“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政府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通过事例点出“求助有门、投诉有道”,并阐述其意义,简洁清晰。

4、课后作业:我向总理说句话,参与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体现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三、课例研究反思

朱丹丹老师的课,思路清晰,案例生动,富有逻辑而不枯燥,简约而不单调,这正是思想政治课所要达到的效果,其清新自然的风格,也为本课增色不少,值得每一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揣摩、借鉴。

其实,通过对朱丹丹老师这堂课的学习,也给大家一个启示,高中政治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其内容博大精深。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变得有趣,考验的便是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结构。倘若教师能搜集生动的案例,做好知识点的引出,并加以必要的趁热打铁,这便能让课堂生动、活跃起来。

朱丹丹老师最后留给同学们的课后作业——我向总理说句话,其实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它能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这种通过亲身参与所达到的政治认同,应该是最高的情感升华,对学生的一生可能都会影响至深。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有了兴趣,他便能主动地自我提升,实现人生飞跃。

四、课例研究结论

在飞速发展的新世纪,教师应该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在这举国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互联网极大地变革了我们的传统教学,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让课堂更生动、效率更高,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认真思考,尤其是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们。要深知,我们教育的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他们合格与否,我们责任重大。理论是枯燥的,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是我们每一个高中政治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简单的说教,非但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还可能会激活学生的逆反心理。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应该用鲜活的例子、严谨的逻辑去引导学生的政治认同,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