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多巴胺》荐读
推荐教师:李媛媛(生物教研组)
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比较丰富的一种神经递质,它的化学式:C8H11NO2,是分子量只有153的小分子有机物,但是功能却很强大。有时被称为“快乐分子”,有时却被认为是导致家破人亡的“魔鬼分子”。这本《贪婪的多巴胺》就是以多巴胺为主线,讲述了它和当下分子如何塑造了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并且影响到了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澳大利亚的心理学教授佩蒂格鲁提出,大脑将外部世界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来管理,即“近体的”和“远体的”。近体空间包括手臂可及之处,代表着真实性。远体空间是指手臂无法触及的地方,代表着可能性。近体空间的事物是可以在当下体验的,这种体验是即时的。而得到远体空间的事物需要努力、需要花时间,且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做计划。
我们的身体也受到“向上”和“向下”两类化学物质的控制。“向下”的化学物质指的是控制当下的神经递质,包括血清素、催产素和内啡肽等,我们称之为“当下分子”,它们决定了我们当前的感受;“向上”的化学物质则是多巴胺,它是预期分子,决定了我们的长远规划、愿景和对未来的期望。“当下分子”让我们去体验现实,而多巴胺则超越现实,它总是使人“脑补”更好的事物。多巴胺的特殊职责就是:最大化利用远体的世界、未来的资源,追求更好的事物。
在本书描述中,把多巴胺系统分为“多巴胺欲望回路”和“多巴胺控制回路”。其中“多巴胺欲望回路”在进化中学会了促进让人生存和繁衍下去的行为,比如寻找食物或保护孩子。比如,你看到桌子上的甜甜圈,欲望回路就会被激活,这不是因为你需要吃甜甜圈,而是因为从进化或维持生命的角度来看,吃这个东西对你有利。这就是多巴胺的本质,获取更多,为未来提供帮助!当我们说一件事物“重要”时,就等于在说它与多巴胺有关。因为,多巴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预警,提醒我们留意任何能帮助我们生存的事物。多巴胺促进人类搜索环境,寻找食物、住所、交配机会和其他资源,保证人类DNA得以延续。而“多巴胺控制回路”位于大脑额叶,它的目的就是管理欲望多巴胺不可控的冲动,将这种原始的能量引向对我们有利的终点。控制多巴胺让我们超越了原始多巴胺的“想要”。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分析和给周围世界建立模型的工具,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可能出现的情况,把它们进行比较和对比,然后精心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
欲望多巴胺是坐在汽车后排的孩子,每次他看到路边的各种店铺或者人行道上的小狗,就会朝他的父母喊:“快看!快看!”。而控制多巴胺则是相当于控制方向盘的父母,他们倾听每一个请求,考虑是否要停下来,并决定如果停下来该怎么做。控制多巴胺就是利用欲望多巴胺提供的兴奋和动力,评估选项、挑选工具,并制定策略来获得想要的东西。
很多科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他们都是典型的多巴胺丰富的人。他们有巨大的创造力量,但是因为多巴胺系统过度活跃,他们患精神疾病的危险就会更高,容易产生偏执和妄想,导致狂躁行为。此外,多巴胺能活动的增强可能会压倒当下分子系统,妨碍一个人建立人际关系和驾驭日常现实世界的能力。(ps:我们可以理解为,大自然驱使他们牺牲自己的幸福,把有益于其他人的新思想和创新带入这个世界。)
现代社会,多巴胺驱动的技术发展让我们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超市的货架上堆满了不断变化的“新”产品和“升级版”产品;飞机、火车和汽车能带我们去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便宜和便捷;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娱乐选择,媒体每天都在告诉我们新的消费方式。这些都将导致人类心甘情愿的走向衰落,而多巴胺还在不停的告诉我们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
要克服我们对“更多”痴迷,获得更好的平衡能力,欣赏现实的无限复杂性,就需要多巴胺和当下神经递质的通力合作。本书的作者给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第一、在一件事上做到精通。
第二、关注现实,关注你此刻所做的事情。
第三、稍微休息一下。
第四、不要尝试多任务。
简而言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可以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渡出自己的幸福,那么你可以选择高多巴胺能的人生模式。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既想要当下的小确幸,也期望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要达到这种美满,我们就得让多巴胺和内啡肽实现和解,在大脑中走向和谐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