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一(4)班的程诺,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同升国旗,共唱国歌》。
相信大家还记得,有一幅画面深深烙印在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里。那是在天安门广场,在庄严的九三阅兵仪式上,威武的将士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全场肃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那一刻,山河动容,举国同频。
今天,当我们再次站在校园的操场上,面对这面熟悉的五星红旗,我忽然对那历史性的一刻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问大家:为什么一场发生在首都的阅兵仪式,能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答案,或许就藏在我们每一次的“同升国旗,共唱国歌”里。阅兵式上的国歌之所以能让我们热泪盈眶,是因为它唤起了我们每个人心中早已被一次次点燃的情感火种。而这片星火的播种之地,正是我们的校园,正是我们每周一次看似寻常却极不寻常的升旗仪式。
也许有同学曾觉得,这只是学校的一项常规活动。但请大家想一想:正是这看似重复的仪式,在我们心中完成了一次次最深刻的情感奠基。它把“祖国”这个词,从书本上的概念,化作眼前这抹由先烈鲜血染就的鲜红;它把“民族精神”这四个字,融入我们每一次凝视国旗时内心的肃穆与激昂。
这种连接,就是最生动、最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它告诉我们,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体现在阅兵式上将士们捍卫和平的坚毅目光里,也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言行中,当我们高声唱响国歌,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先辈的告慰;当我们保持队列的肃静整齐,是对崇高仪式的尊重;当我们珍惜时光、奋发图强,就是在用实际行动继承先辈遗志,为国旗增添新时代的青春光彩。阅兵场上那震撼人心的凝聚力,正是源于千千万万个像我们这样的日常瞬间所汇聚的磅礴力量。
同学们,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是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的血脉相连。“同升国旗,共唱国歌”,就是我们校园生活中最庄严、最直接的一堂人生大课。它让我们懂得,无论我们未来走到哪里——是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还是在异国他乡——只要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我们的心就会找到共同的方向,我们的精神就有了最坚实的依靠。
让我们珍视在国旗下的每一刻,用心灵去感受,用真情去歌唱。因为今天我们在这里培养的每一份敬意与担当,明天就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向世界宣告:中国青年,重任在肩,使命必达!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